电池充电性能测试

分类:行业新闻 229
       电池充电性能测试是对二次电池而言的。充电过程中的主要参数为充电接受能力(充电效率)、充电最高电压等。

       电池充电测试的基本电路一般由电源(恒流源或恒压源)、电流电压检测设备、控制设备及记录设备组成。其示意图如图2-1所示。记录工作可以通过人工或通过XT函数记录仪、数据采集卡等自动进行。当然也可以采用电池性能测试仪来测试,将充电参数设定好后,即可自动进行检测。

       电池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其充电性能是不同的。这与电池本身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充电电流、环境温度等,都会对充电性能产生影响。

       充电效率是指电池在充电时用于活性物质转化的电能与充电时所消耗的总电能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充电电流的大小、充电方法、充电时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充电效率。充电效率高表示电池接受充电的能力强,一般说来,充电初期充电效率较高,接近100% ,充电后期由于电极极化增加,充电效率较低,伴随在电极上有大量的气体析出。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所达到的最高电压是电池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充电最高电压往往标志了整个充电过程的电压。充电电压越低,说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极化就越小,电池的充电效率就越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就有可能更长。

       充电过程中,另-重要指标即电池的耐过充能力。一种性能优异的二次电源应具有良好的耐过充性能,即使电池处于极端充电条件的情况下,也能拥有较为优良的使用性能。对于MH-Ni电池,往往有下列要求:在1C充电率下,电池充电90min应无泄漏,充电6h内不发生爆裂。

       充电过程的终点控制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无论从电池的检测, 还是充电器的开发都必须考虑这一问题,适当的充电控制对优化电池性能、保护电池安全可靠是十分必要的。以MH -Ni电池为例,最常见的充电终点控制方法如下。

       ①时间控制。充电过程由事先确定的时间来控制。这种方式一般 只用于小电流充电或作为其他控制技术的辅助手段。

       ②-OU控制。使用-AU控制时,充电电压应始终处于监测之下,直至检测到一个预定的电压降时才终止充电。当然,采用这样一种控制方式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小电流情况下(低于0.3C ) ,尤其是温度较高时, -OU可能并不明显,从而导致终点难以出现。另外,当电池长时间储存后, -AU可能会提前出现,而导致充电不足。

       ③温度控制。在充电过程中,当电池温度到达指定值时,充电过程即被终止。这种方式通常与其他终点控制方式-起使用。影响电池温度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温度、电池结构、充电倍率、气流等。

       因此事先很难确定终点温度。-般在1C充电率下以60°C作为MH-Ni电池的充电终点。

       充电的终点判断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零OU、温度上升速率(dT/dt )等,比较理想的充电条件是根据具体使用或测试条件选用其中的几种综合使用,以使电池既能充足电,又不会损坏电池。在实验室测试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时间控制、-0U控制。如AA型MH-Ni电池1C充电率的条件可设定为: I=1200mA , t=75min, -OU= 10mV.图2-2是该条件下MH-Ni电池的充电曲线。

       研究发现,电池充电过程对电池寿命影响最大,放电过程的影响较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蓄电池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充电器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1 )蓄电池充电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马斯对开口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了以最低出气率为前提的、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曲线,如图2-3所示。实验表明,如果充电电流按这条曲线变化,就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并且对电池的容量和寿命也没有影响。原则上把这条曲线称为最佳充电曲线,从而奠定了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方向。

       由图2-3可以看出,初始充电电流很大,但是衰减很快。主要原因是充电过程中产生了极化现象。在密封式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内部产生氧气和氢气,当氧气不能被及时吸收时,便堆积在正极板(正极板产生氧气) ,使电池内部压力加大,电池温度上升,同时缩小了正极板的面积,表现为内阻.上升,出现所谓的极化现象。

       蓄电池是可逆的。其放电及充电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很显然,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互为逆反应。可逆过程就是热力学的平衡过程,为保障电池能够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之下充电,必须尽量使通过电池的电流小一些。理想条件是外加电压等于电池本身的电动势。但是,实践表明,蓄电池充电时,外加电压必须增:大到一-定数值才行,而这个数值又因为电极材料、溶液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差别而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蓄电池的平衡电动势值。在化学反应中,这种电动势超过热力学平衡值的现象,就是极化现象。

       一般来说, 产生极化现象有3个方面的原因。

       ①欧姆极化。充电过程中,正负离子向两极迁移。在离子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阻力,称为欧姆内阻。为了克服这个内阻,外加电压就必须额外施加一定的电压,以克服阻力推动离子迁移。该电压以热的方式转化给环境,出现所谓的欧姆极化。随着充电电流急剧加大,欧姆极化将造成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高温。

       ②浓度极化。电流流过蓄电池时,为维持正常的反应,最理想的情况是电极表面的反应物能及时得到补充,生成物能及时离去。实际上,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扩散速度远远比不上化学反应速度,从而造成极板附近电解质溶液浓度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从电极表面到中部溶液,电解液浓度分布不均匀。这种现象称为浓度极化。       ③电化学极化。这种极化是由于电极.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的速度,落后于电极上电子运动的速度造成的。例如:电池的负极放电前,电极表面带有负电荷,其附近溶液带有正电荷,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放电时,立即有电子释放给外电路。电极表面负电荷减少,而金属溶解的氧化反应进行缓慢Me- -e- →Me+ ,不能及时补充电极表面电子的减少,电极表面带电状态发生变化。这种表面负电荷减少的状态促进金属中电子离开电极, 金属离子Me+转入溶液,加速Me- -e- +Me +反应进行。总有一个时刻,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但与放电前相比,电极表面所带负电荷数目减少了,与此对应的电极电势变正。也就是电化学极化电压变高,从而严重阻碍了正常的充电电流。同理,电池正极放电时,电极表面所带正电荷数目减少,电极电势变负。

       这3种极化现象都是随着充电电流的增大而严重。

       (2)充电方法

       ①常规充电法。

       一般来说,常规充电方法有以下3种。

       a.恒流充电法。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如图2-4所示。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 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

       b.阶段充电法。此方法包括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

       二阶段法:采用恒电流和恒电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如图2-5所示。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电压。

       三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恒电流充电,中间用恒电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量减到最少,但作为-种快速充电方法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C.恒压充电法。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如图2-6所示。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动势较低,充电电流很大,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少,因此,只需简易控制系统。

       这种充电方法电解水很少,避免了蓄电池过充。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大,对蓄电池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且容易使蓄电池极板弯曲,造成电池报鉴于这种缺点,恒压充电很少使用,只有在充电电源电压低而电流大时采用。例如,汽车运行过程中,蓄电池就是以恒压充电法充电的。       ②快速充电法。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加快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缩短蓄电池达到满充状态的时间,同时,保证蓄电池正负极板的极化现象尽量地少或轻,提高蓄电池使用效率。快速充电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下面介绍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快速充电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围绕着最佳充电曲线进行设计的,目的就是使其充电曲线尽可能地逼近最佳充电曲线。

       a.脉冲式充电法。这种充电法不仅遵循蓄电池固有的充电接受率,而且能够提高蓄电池充电接受率,从而打破了蓄电池指数充电接受曲线的限制废。这也是蓄电池充电理论的新发展。

       脉冲充电方式首先是用脉冲电流对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池停充一段时间,如此循环,如图2-7所示。充电脉冲使蓄电池充满电量,而间歇期使蓄电池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有时间重新化合而被吸收掉,使浓度极化和欧姆极化自然而然地得到消除,从而减轻了蓄电池的内压,使下一轮的恒流充电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使蓄电池可以吸收更多的电量。间歇脉冲使蓄电池有较充分的反应时间,减少了析气量,提高了蓄电池的充电电流接受率。

       b. ReflexTM快速充电法。它主要面对的充电对象是镍镉电池。

       由于它采用了新型的充电方法,解决了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因此,大大降低了蓄电池的快速充电的时间。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对充电状态的检测方法与镍镉电池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如图2-8所示, ReflexTM充电法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正向充电脉冲、反向瞬间放电脉冲、停充维持三个阶段。

       c.变电流间歇充电法。这种充电方法建立在恒流充电和脉冲充电的基础.上,如图2-9所示。其特点是将恒流充电段改为限压变电流间歇充电段。充电前期的各段采用变电流间歇充电的方法,保证加大充电电流,获得绝大部分充电量。充电后期采用定电压充电段,获得过充电量,将电池恢复至完全充电态。通过间歇停充,使蓄电池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有时间重新化合而被吸收掉,使浓度极化和欧姆极化自然而然地得到消除,从而减轻了蓄电池的内压,使下一轮的恒流充电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使蓄电池可以吸收更多的电量。

       d.变电压间歇充电法。在变电流间歇充电法的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变电压间歇充电法,如图2-10所示。与变电流间歇充电方法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阶段的不是间歇恒流,而是间歇恒压。

       比较图2-9和图2-10 ,可以看出:图2-10更加符合最佳充电的充电曲线。在每个恒电压充电阶段,由于是恒压充电,充电电流自然按照指数规律下降,符合电池电流可接受率随着充电的进行逐渐下降的特点。

       e.变电压变电流波浪式间歇正负零脉冲快速充电法。综合脉冲充电法、ReflexTM快速充电法、 变电流间歇充电法及变电压间歇充电法的优点,变电压变电流波浪式正负零脉冲间歇快速充电法得到发展应用。脉冲充电法充电电路的控制一般有两种:

       脉冲电流的幅值可变,而PWM (驱动充放电开关管)信号的频率是固定的;

       脉冲电流幅值固定不变,PWM信号的频率可调。

       图2-11采用了一种不同于这两者的控制模式,脉冲电流幅值和PWM信号的频率均固定, PWM占空比可调,在此基础.上加入间歇停充阶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充进更多的电量,提高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展开更多